摘要: 1978.12.11,影寫版,P11?! D3-1:60*27mm,35(5*7)。表明解放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工業在突飛猛進地發展。這套郵票以生活的畫面向我們展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工農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1978.12.11,影寫版,P11。
圖3-1:60*27mm,35(5*7)。
圖3-2、圖3-3:27*60mm,35(7*5)。
設計:王明旨、吳祖強、鄧二龍。北京郵票廠。
3-1為“歡慶”。主圖是身著各種民族服裝的青年男女,手持彩帶、腰帶、向日葵和自己民族的樂器,集中在政府樓前的廣場上,載歌載舞,歡慶民族解放的節日。身后還有富有民族特色的竹樓和當地特有植物,空中燃放著禮花。
3-2為“工業”。畫面是樓房和廠房的遠景。表明解放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工業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他們不但有了自己的民族工業,同時一些大型重工業也在不斷地發展。
3-3為“農業”。這是一幅以綠色為基調的桂林山水圖,但仔細觀察,在秀美的山水邊,建立起了大型輸電線路,同時也有氣象觀測站。田野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農民們正在辛勤地耕作。河道寬闊,岸邊停泊著幾條船,表明這里的河運也已打開。這套郵票以生活的畫面向我們展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工農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套郵票發行于1978年12月11日,紀念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從3個不同的主題來表現出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的現狀,第一幅圖畫中的青年男女身著各種的民族服飾歡聚在政府樓前的廣場上載歌載舞,給人了一種喜慶熱鬧的氛圍,讓人感受到了自治區成立的歡愉。同時該自治區成立以后各方面事業的發展也不斷在進步,其中郵票中的工業和農業發展主題特點尤為突出,我國是一個擁有著多民族的統一國家,自建國之后各民族自治區也紛紛成立,這些自治區有很多都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寶庫,它們的成立不僅標志著國家層次分明的現代民族管理制度,同時還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以及民族大團結。
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這枚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展。
約定由秋瑾7月6日在浙江發難,徐在皖響應。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徐錫麟兵敗被殺后,秋瑾于1907年7月13日被捕,15日在紹興從容就義。
這枚郵票發行于1990年11月28日,屬于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小型張,該郵票的主圖案為中國古代驛站姑蘇驛橫塘驛亭,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平臺的建筑風格頗具中國古典特色,同時古香古色的氣息也很好地展現出了我國優秀的民族歷史文化底蘊。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國際掃盲年籌備會議,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我國對于這一次活動也非常的重視,同時發行了這枚郵票促進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發展。
1977.9.9,影寫版,P11*11.5,60*30mm,30。票面主圖是毛主席紀念堂正面外景,在布局上顯示出設計者獨具匠心以及對毛澤東的悼念之情。
1974.10.1,影寫版,3枚連印。雖然在近代史時期我國受到了外敵的入侵,但是通過人民團結一致奮起抗戰最終將外敵趕出國家并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最終在偉大領導人的帶領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