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時,蔣介石就任國民黨政府主席。主圖為蔣介石像。 民國32年8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后,經中國國民黨第5屆中央委員會第11次全體會議議決,推舉當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公中正繼任,于民國32年10月10日就職。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時,蔣介石就任國民黨政府主席。
1945年,中華郵政發行紀念郵票一套。全套共6枚。主圖為蔣介石像。
發行日期:1945.10.10(民國34年) | |
齒孔度數:12 | 印刷版別:雕刻版、膠版 |
圖幅:23.5x35.5 | 全張枚數:200(4x10x5) |
印刷:紐約美國鈔票公司 |
民國32年8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后,經中國國民黨第5屆中央委員會第11次全體會議議決,推舉當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公中正繼任,于民國32年10月10日就職。紀念票即以蔣主席就職時肖像及國旗為圖案,上端花框內橫列「蔣主席就職紀念」,下刊就職日期「中華民國32年10月10日」。全套6枚,于其就職2周年時發行。
1920年12月,交通部編譯員鮑錁在編輯《郵政創設年數大略》時指出:郵政奉諭開辦即將二十五周年,擬請發行紀念郵票。中華國家郵政是于清朝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請光緒皇帝批準后開辦,到1921年3月20日,剛好25年。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準海關擴大辦理郵務。因此,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刷色略有不同。
1947年,中華郵政為國民黨政府制定的“新憲法”發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國民大會堂。 民國35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發行日期:1912.12.15. 齒孔度數:14. 全張枚數:100. 設計、雕刻:赫琪、格蘭
1945年,中華郵政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特發行紀念郵票一套。 孫中山先生于民國14年3月12日,因肝病在北京逝世,嗣移靈國葬于南京紫金山,至民國34年3月12日為20周年,以其于13年冬途經天津時所攝肖像為圖案,發行紀念郵票1套。
1930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譚延闿病亡。1933年,中華郵政發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譚延闿像。票面中央印譚院長遺像,上端左右2角分印數值,像下橫列篆書「譚院長紀念郵票」7字,別無其他花紋文字,圖案簡潔。
民紀6 國民政府統一紀念郵票
國民政府繼承國父遺志,為肅清反革命勢力,完成國民革命,民國15年7月9日于廣州誓師北伐,蔣公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率軍北上,民國17年全國統一。紀念郵票以蔣總司令肖像、嘉禾及青天白日國徽為圖案。
民紀29 國際聯郵會七十五周年紀念郵票
1949年為萬國郵聯成立七十五周年。許多會員國都發行郵票紀念。我國為萬國郵聯成員國,也事先籌備印刷。但因當時郵資飛漲,故不印面值,郵票印竣時,上海即將解放,因此將郵票全部運往廣州,由廣州南京印刷所用黑色加蓋銀圓面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