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4年10月,由于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有生力量,中共中央被迫率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
6-1 | 長征出發 | 1.20元 |
6-2 | 遵義會議 | 1.20元 |
6-3 | 四渡赤水 | 1.20元 |
6-4 | 過雪山草地 | 1.20元 |
6-5 | 勝利會師 | 1.50元 |
6-6 | 緬懷先烈 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長征路 | 1.50元 |
郵票資料
志號:2016-31
發行日期:2016年10月22日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9枚(一、二、三圖各3枚/張,四、五、六圖各3枚/張)
整張規格:版式一 240×150毫米、版式二 210×130 毫米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 計 者:沈堯伊
版式二邊飾設計者:史淵
版式二邊飾攝影者:謝金俊
責任編輯:李金薇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背景資料
1934年10月,由于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有生力量,中共中央被迫率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同年11月至1935年11月,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紅六軍團(后合編為紅二方面軍)也相繼從鄂豫皖、川陜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撤離,開始長征。
長征中,黨和紅軍以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不屈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英勇無畏的氣概,戰勝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克服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和右傾分裂主義錯誤,經受了雪山草地等嚴酷自然環境的考驗,忍耐了饑寒交迫傷病疲勞等痛苦,在沿途廣大群眾支援下,艱苦轉戰15個省,總行程達6.5萬里(其中中央紅軍2.5萬里)。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在陜甘地區勝利會師,結束了這一舉世無雙的偉大壯舉。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中國革命史的光輝篇章。長征永遠在路上。今天,中國共產黨正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偉大長征。紅軍的英雄壯舉和不朽精神,將激勵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該套郵票由著名畫家沈堯伊先生設計,作者以他對長征特別的情愫和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展現了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偉大壯舉。郵票圖稿設計寫實和寫意相結合,前景人物寫實,使觀者對歷史場景產生直觀感受;背景的房屋、高山、樹木以及天空則為寫意。整個設計主體突出,形象生動,準確表達了該套郵票的主題。
該套郵票由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
中國古鎮系列郵票第二組選取溱潼鎮等六座歷史悠久、風景秀美的歷史文化名鎮。溱潼鎮地處江蘇中部里下河地區,這里有著名的“溱湖八景”,充滿濃郁的水鄉風情。 該套郵票由張鴻斌設計,雕刻者郝歐,北京郵票廠膠雕套印工藝印制。
注:同時發行《丙申年》郵票版式三,用于贈送給預訂2016全年紀特郵票的預訂戶。 《丙申年》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發行于2016年1月5日,一套兩枚,面值均為1.20元。郵票是由黃永玉擔綱設計,趙川、馬榮合作雕刻而成。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注:為配合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二十周年紀念活動,采用“年年有余”和“喜臨門”郵票印制《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小全張1枚,售價3元,規格為120×80毫米。
海迪士尼度假區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幕,是中國內地首座迪士尼度假區,一個全方位的度假目的地。 該套郵票由馬立航設計,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工藝印制。 另:同時發行《上海迪士尼》特種郵票本冊1本。
相思鳥在分類上隸屬于鳥綱雀形目畫眉科相思鳥屬,共有兩種,即紅嘴相思鳥和銀耳相思鳥。郵票展示的紅嘴相思鳥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紅嘴相思鳥羽色美麗,鳴聲動聽,上體呈橄欖綠色,下體橙黃,其顯著特征是紅色的喙和色彩鮮艷的翼斑。
2016-29 《中華孝道(二)》特種郵票
“親嘗湯藥”中,漢文帝盡心照料患病的生母薄太后,每碗湯藥必先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文姬續書”中,蔡文姬遵父蔡邕之囑整理其遺作,即使被擄掠至匈奴十二載仍不忘父托,歸漢后,憑記憶寫下父親的四百卷作品。
2016-24 《玄奘》特種郵票,小型張
另:特別制作《玄奘》小型張四連張一枚,材質為絹質,面值24元,整張規格202毫米×280毫米。 郵票設計以中國畫工筆重彩的形式,刻畫人物生動細致,畫面古樸典雅。小型張以玄奘譯著《心經》為背景,與畫面容為一體,恰到好處。
2016-23 《月圓中秋》特種郵票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時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因在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節是有著久遠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重要節日。到了南宋,中秋節成為全民歡慶的重要節日,賞月,吃月餅,觀潮,團聚宴飲,這些慶祝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