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膾炙人口的曹沖稱象的故事,發生在東漢建安五、六年間,今許昌市運糧河畔。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曹沖(196-208),字倉舒,謚號鄧哀王,東漢末年曹操幼子,聰慧過人,是我國古代有名的“神童”之一。深受曹操喜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沖病重不治而去世,年僅十三歲。與甄氏亡女合葬,追贈騎都尉印綬,黃初二年追贈謚“鄧哀侯”,追加號為“公”,太和五年,加沖號曰鄧哀王。膾炙人口的曹沖稱象的故事,發生在東漢建安五、六年間,今許昌市運糧河畔。據《三國志·魏書》記載:鄧哀王沖字倉舒,少聰察歧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曹操),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置,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曹沖生性聰敏,五、六歲時智力就和成年人相仿。當時東吳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問手下人稱象的辦法。正當眾人面對這個龐然大物一籌莫展的時候,站在身邊的曹沖說,只要把大象放進船里,記下水痕到達之處,然后讓大象出來,再把石頭陸續放到船上,直至船達到水痕處,再稱出這些石頭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聽后大悅,立即命人按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這就是千古傳誦,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曹沖稱象的故事,也是教育鼓勵子女上進的良好素材。
曹沖稱象故事意在稱贊曹沖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2008年6月1日,為了紀念六一國際兒童節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曹沖稱象》特種郵票,全套2枚,內容分別為載物刻舟、換物知重。面值均為1.20元。
(2-1)為“載象刻舟”。描繪了曹操等人在看曹沖把大象放進船里,記下水痕到達之處時的情景。
(2-2)為“換物知重”。描繪了曹沖告知曹操等人把石頭陸續放到船上,直至船達到水痕處,再稱出這些石頭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時的情景。
曹沖稱象的故事記載于《三國志》,因其生動地表現了曹沖的聰敏、智慧而家喻戶曉,流傳千古。這套郵票采用了中國畫傳統的線描手法,色彩飽滿,同時融入了一些兒童畫的風格,在色彩運用上整體又偏于淡雅,有別于傳統的兒童題材郵票色彩鮮艷的格調。
國家郵政局自2004年開始,先后在“六一”兒童節安排發行了《司馬光砸缸》、《安徒生童話》和《孔融讓梨》等兒童題材郵票。
所謂藍軍郵,就是貼有“軍人專用”的郵票,因為底部印有藍色的標志而得名。 收購藍軍郵價格在1994年的拍賣中達到了八十多萬的天價。這一天價交易顯示出了藍軍郵的地位之高。
2013年發行的古代名畫《搗練圖》郵票,一發行就引起廣大集郵者的關注。 一、Aug-13搗練圖小型張 小型張規格為176*68mm,面值為6元。目前小型張收藏以整盒為好,價值較高。
2009-2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郵票小型張郵票你收藏有嗎?此套紀念郵票一共1套4枚,同時有發行了一枚小型張郵票。未來會有一定的漲幅,因為價格基數較低,就算上漲幅較高,總體的價格也不會太高。國家嚴格保護60年來第一次全套公開發行!
一套三枚的《錢塘江大潮》特種郵票已于日前發行,面值共3.9元,三枚分別為交叉潮、一線潮和回頭潮。 錢塘江大潮為聞名古今中外的天下奇觀,以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為最著。郵票由馬飛達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膠雕套印工藝印制。
1958年9月4日,國際學聯第五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編號紀54,全套兩枚,面值分別為8分和22分,圖案相同但刷色不同。正是這套郵票的發行,產生了號稱新中國十大珍郵之一的名稱誤印票,即“世界學聯”錯票。
郵票易損,易發霉,是一種需要精心保存的物品,很多初涉集郵的愛好者由于經驗不足,沒能妥善存放好郵票而導致郵票發霉,郵票只要長期接觸空氣就會慢慢變黃的,除非保存在真空狀態下。
黑題詞郵票存世量 黑題詞郵票值錢嗎
郵票上面印刷的一般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和重要貢獻的任務,也有一些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這是黑題詞郵票上面的字,是當時毛澤東同志題給日本工人學習積極分子代表的。這枚郵票于是被銷毀。 現在的黑題詞郵票是在銷毀過程中遺漏的。
2009-18黃龍小型張 圖片收藏
下面我們來了解2009-18黃龍小型張郵票。 一、2009-18黃龍小型張價格:13元 根據當前的價格,2009-18黃龍小型張價格不算高了,和面值相比就翻了一倍,就目前來說是不適合投資的,這一枚郵票大幅度升值還需要時間,如果喜歡的話,還是可以作為愛好來進行收藏的。
郵票上的端午節 郵票上的端午節文化價值
說到郵票,一張郵票很好的反應出端午節的文化。 2010年11月12日發行的《第16屆亞洲運動會開幕紀念》郵票。郵票全套4枚,第1枚便是屈原,另3枚分別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其中“端午節”一枚的圖案為七巧板拼成的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