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2年2月12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郵電部發行了《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為戰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刀首較尖,故稱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這套郵票選取的是戰國時期的8種貨幣。
1982年2月12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郵電部發行了《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
T71. 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 |
1982.02.12發行 全套8枚 發行量258.16萬套 |
(8-1) 4分 鬼臉錢 (470.16萬枚) |
(8-2) 4分 “殊”布 (468.66萬枚) |
(8-3) 8分 “下專”布 (761.66萬枚) |
(8-4) 8分 “甘丹”布 (657.16萬枚) |
(8-5) 8分 尖首刀 (788.16萬枚) |
(8-6) 8分 “明”刀 (838.91萬枚) |
(8-7) 70分 “晉化”刀 (312.66萬枚) |
(8-8) 80分 “賹六化”方空圓錢(258.16萬枚) |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1.5×11度 |
整張枚數:50枚(10×5) 版別:影寫 |
設計者:盧天驕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
(8-1)為《鬼臉錢》。為戰國時期楚國仿海貝形鑄造的銅貝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鬼臉錢。安徽省壽縣等地出土。
(8-2)為《‘殊’布》。為戰國時期楚國使用的鏟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殊”布,安徽省宿縣等地出土。
(8-3)為《‘下專’布》。為戰國時期秦國(都城咸陽,今陜西咸陽)使用的鏟形貨幣,圓首圓肩圓足,首及兩足各有一孔,俗稱三孔布。
(8-4)為《‘甘丹’布》。為戰國時期趙國在甘丹(今河北邯鄲)地方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平肩尖足。
(8-5)為《尖首刀》。為戰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刀首較尖,故稱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8-6)為《‘明’刀》。為戰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明”刀,河北易縣出土。
(8-7)為《‘晉化’刀》。為戰國時期趙國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地方使用的刀形貨幣,刀背平直,形制特小。
(8-8)為《‘賹六化’方孔圜錢》。為戰國時期齊國在錺(今山東益都)地方使用的圓形貨幣,圜錢中有一方孔。
這套郵票選取的是戰國時期的8種貨幣。
這枚郵票發行于1991年8月2日,紀念了第13屆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大會的召開,該郵票的主圖案為北京猿人特寫頭像同時以猛犸象和古犀牛以及喜馬拉雅山冰川為背景圖,整個畫面很好地突出了主題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全球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的關系。
為了將桂林美麗的山水最美的一面永遠的保留下來,中國發行了T53 桂林山水郵票。這枚郵票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成員眾多分為8枚,分別描繪了桂林8個風景如畫的景點。
4-1為“偉大的航海家鄭和”。 4-2為“和平的使者”。據史書記載,鄭和船隊曾到達屬于阿拉伯地區的有“祖法兒”、“阿丹”、“尺方”等國。他是和平的使者,開辟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政治聯系。本套郵票共4枚。
發行日期:1982.5.20。第二枚郵票為“貝母”,它的花朵更為妖嬈,紫色的花,一簇一簇的十分美麗。整組郵票發行于1982年5月20日,由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鄒建軍設計,畫面設計完美重點突出,是各位郵票收藏家不能錯過的佳品。
這枚郵票發行于1991年7月7日,紀念了陳勝吳廣起義2200周年,該郵票的囑托案為雕刻版的陳勝吳廣起義場景圖,整個圖畫給人了一種威武豪邁的氣勢讓人感受到了戰斗場面的激烈。
4-1為“大批修正主義”。 4-3為“為普及大慶式企業而奮斗” 4-4為“前程似錦”。畫面上有煤炭工人、鋼鐵 工人、知識分子、紡織女工等。 1977.4.25,影寫版,P11.5,60*27mm,35(5*7)。 大慶油田位于黑龍江省安達市。1964年,毛澤東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J80 世界糧食日
1979年,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這一決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長、糧食供求關系尖銳矛盾的形勢下做出的。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的速度。
T56 蘇州園林—留園郵票
為了記錄下如此美景,中國發行了T56 蘇州園林——留園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0年10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員,齒孔數為P11.5,大小為62mm×26mm,整體形狀類似一幅水墨畫。
J73 亞州議員人口和發展會議
(2-1):P11.5*11,30mm*40mm,50。大多數國家認識到發展計劃必須包括人口政策,兩者之間必須協調。出席會議的有約30個國家的議員代表團。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研究亞洲地區人口、資源和發展的趨勢、規劃與政策。亞洲地區人口動向對世界各國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