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沿江地區受災嚴重,損失巨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幾百萬人民子弟兵與災區人民奮勇抗洪搶險,努力救助災民,嚴防死守,頑強拚搏,譜寫了一曲曲英雄凱歌,取得了抗洪搶險斗爭的重大勝利。
1998年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流域和東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其高水位的猛烈和持續時間之長,都超過了1931年和1954年的歷史最高值。全國沿江地區受災嚴重,損失巨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幾百萬人民子弟兵與災區人民奮勇抗洪搶險,努力救助災民,嚴防死守,頑強拚搏,譜寫了一曲曲英雄凱歌,取得了抗洪搶險斗爭的重大勝利。
洪水無情人有情,災情牽動萬人心。全國各地人民群眾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踴躍捐款捐物,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洪救災第一線。國家郵政局決定增發《抗洪賑災》附捐郵票,其中郵資面值50分,附捐面額50分。從8月12日國家郵政局決定增發這套郵票,到8月24日郵票全部印制完成,僅用了12天時間,這在我國郵票發行史上是罕見的。郵票設計、印制、發運、銷售人員,以抗洪前線軍民為榜樣,全力以赴,加班加點,晝夜奮戰,保證了這套附捐郵票的按時發行,以實際行動支援了救災。這套郵票的全部收入,包括附捐和郵資的銷售收入將全部交給有關部門,用于抗洪救災和重建家園。
1998年9月10日,為了體現全國郵政職工對災區人民的一片愛心,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抗洪賑災(附捐)》特種郵票,全套1枚。
(1-1)T 抗洪賑災 50 分 3000萬枚 |
附捐票 抗洪賑災 50 分(不能作為郵資使用) |
志號名稱:1998-31T |
發行日期:1998年9月10日 |
版別:影寫 |
整版枚數:27 枚 |
郵票規格:40×30毫米、20×30毫米 |
齒孔度數:13 度 |
印制機構:北京郵票廠 |
畫面以“眾”字為主圖,將“眾”字變形,顯現出眾多的“人”手挽手。組成一道道人墻,有力地抵御著洪水。表現出全國軍民,不屈不撓,同仇敵愾,決戰洪魔,奪取勝利的主題。在畫面上方有金色“愛心同在,眾志成城”八個字。
附票為附捐票,畫面將“眾”字變形,顯現出眾多的“人”手挽手,組成一道道人墻。上方印有金色的附捐面額。
重慶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歷史,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二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戰時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解放后為中央直轄市、西南行政區首府,1955年改為四川省直轄市,1997年重新設為中央直轄市。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共有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出席了大會。1998年12月18日,是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
1998.07.24發行 全套3枚 發行量3115.9萬套。 楊樺混交林是渾善達克沙區沙地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陜西鄭國渠齊名,并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又因運河地處興安縣境內,又叫“興安運河”。運河開鑿于秦代,又稱為“秦鑿渠”。后因漓江上游為零水,又得名“零渠”。
我國南海海域遼闊,魚類資源豐富。在這片珊瑚礁海域里,蘊藏著豐富的水產資源,尤其是連片的的各種珊瑚叢,為各類魚、蟹、蝦、貝等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郵票展示的是生長在這片海域中的八種觀賞魚及其珊瑚礁群。
1998-23M 炎帝陵小全張
1998年10月28日,為了宣揚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國家郵政局發行了《炎帝陵》特種郵票,小全張1枚。 小全張用極具歷史厚重感的棕黃色大寬幅邊紙襯托出中間三枚郵票,彩色反差突出,視覺沖擊力強烈。
1998-30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紀念郵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共有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出席了大會。1998年12月18日,是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
1998-3 《鄧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郵票
郵電部定于1998年2月19日發行的《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郵票1套6枚。這6枚郵票的規格為30×50毫米,面值分別為50分、100分、150分和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