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幣收藏成為投資理財?shù)臒狳c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其中,一些發(fā)行量較少的紙幣品種往往是最受關注,被炒得沸沸揚揚也屢見不鮮了。 近日來,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人民幣收藏市場也日漸升溫。第二套人民幣10元的行情也受到火熱的追捧。
人民幣收藏成為投資理財?shù)臒狳c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其中,一些發(fā)行量較少的紙幣品種往往是最受關注,被炒得沸沸揚揚也屢見不鮮了。
早在1955年國家發(fā)行第二套人民幣的時候,1分2分5分紙幣就作為輔幣出現(xiàn)在第二套人民幣中,因物價水平普遍低下,分幣有很大的流通空間。由于短號分幣大量印刷,流通至今都還有許多存有量。這樣的“短號”分幣如今價格普遍不高,幾塊錢一張。
1953年3元紙幣該套錢幣由我國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刷,采用了防偽技術。后來,由于中蘇關系惡化,為防止前蘇聯(lián)用手中的鈔票擾亂我國的經(jīng)融秩序,我國決定于1964年4月15日起限期一個月收回。1964年5月15日,3元人民幣退出流通領域。
1953年1分人民幣收藏價格分析53年1分紙幣分為兩種,一種是1953年3月發(fā)行的第二套人民幣的輔幣有冠字有號碼的分幣,另一種是1981年發(fā)行的帶有冠字無號碼的分幣。
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收藏品價格的高低,是根據(jù)它的存世量來決定的。據(jù)了解,長號碼的1953一分錢紙幣價格大約為150元,這還是幾乎全新品的價格,如果品相不夠好價格自然會低很多的。 相信看完上面的介紹以后,大家對于1953一分錢紙幣價格有了初步了了解。
首先,筆者可以確定絕對不是收藏價值的問題,因為都是第二套人民幣。第一:1953年5角人民幣在市場上面的認同度比較低,具體表現(xiàn)在收藏者比較小眾,而且高端收藏者不多。所以,1953年5角人民幣價格偏低也難怪拉。
第二套10元人民幣發(fā)行于1963年,由蘇聯(lián)代為印刷,設計非常富有特色,紙幣兩面都是向內(nèi)凹下的圖案,紙幣的正面是工農(nóng)圖,背面是國徽和牡丹,整張錢幣以黑色為主調(diào),故而也被藏家們稱為大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