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蘇三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起開始發行,其中包括3元、5元、10元這三枚面額的人民幣。
黃五元于1962開始發行。 ②實際上,這與56年版5元紙幣數量少有一定的關系。現如今錢幣收藏越炒越熱,56版黃五元又是市面上的稀缺品,所以價格一直都在穩步進行增長。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收藏總人數的不斷增加,第二套人民幣的現存世量也越來越少。
81年印制的81版的一分錢紙幣,它有兩個版本,正面同樣印有一九五三年,區別是右上角只有兩位或者三位羅馬數字,而沒有阿拉伯數字。當然,單張的五三年版本的一分紙幣,價格是在200元左右。如果集齊了全套,那也僅在三四百元的價格。
中國人民銀行被迫宣布回收3元、5元、10元三種人民幣,要求持有者到銀行把這三種鈔票兌換成其它面額的鈔票,限期一個月,過期作廢。 這張3元人民幣長約16厘米,寬約7厘米。人民幣的反面,花飾里包圍著漢字及另三種少數民族文字,上方是國徽。
收藏行業最近比較熱門的就是郵票,紀念幣,人民幣等。人民幣的上面正中央是該人民幣的發行部門,下面是人民幣的發行時間。一般發行時間早的人民幣質量不好,人民幣更加不容易保存。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該人民幣現在的數量實在很少。
收藏市場上,第二套人民幣價格已經高漲不止,其中蘇三元受到人們的關注。據悉,目前品相比較一般的蘇三元單張的價格也可以賣到3到5萬的價格,相對于它當時的發行面額攀升了將近萬倍左右。
1953年1元人民幣是隸屬于我國第二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當時發行時間是我國建國初期,經濟還在恢復探索階段,所以當時的紙幣設計,都是有關于團結一致,勤勞工作的畫面,紀念意義非常重大,可以從第二套人民幣票面設計看出當時社會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