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乾隆通寶背安南鑄造者及鑄造原因 關于此錢的鑄造者及鑄造原因,至今沒有十分確定的結論。還有一種說法是,1789年逃到中國境內的黎氏集團首領黎維祁為籌軍費,在云南鑄造乾隆通寶背安南錢。
在收藏市場上,乾隆通寶版別多種多樣,有真的,也有假的。乾隆通寶背安南是一款怎樣的錢幣呢?歷史上有沒有鑄造過這樣一枚錢幣呢?
乾隆通寶背安南古錢幣介紹
乾隆通寶背安南,錢體薄小,寬緣,為安南錢風格。正面為楷體直讀“乾隆通寶”,背面右為“安”字,左為“南”字。
乾隆通寶背安南鑄造者及鑄造原因
關于此錢的鑄造者及鑄造原因,至今沒有十分確定的結論。有人認為,清代乾隆時期,為平定安南黎氏集團與阮氏集團之間的內亂,鑄造此錢作為軍餉之用,但未在中國境內流通。流傳多的說法是,廣西巡撫孫士毅奉命率清軍入安南后,就地開鑄乾隆通寶背安南錢以資軍費。
但也有人提出懷疑,因為孫士毅是1788年10月末出鎮南關的,次年年初就被偷襲,趕回國內,從去到回不過三四個月時間,鑄幣的可能性不大。還有一種說法是,1789年逃到中國境內的黎氏集團首領黎維祁為籌軍費,在云南鑄造乾隆通寶背安南錢。此說也被認為經不起推敲,因為清廷不會允許一個政治避難者在中國境內鑄幣籌軍餉。
另外一種說法是,此錢是后來被清廷封為“安南國王”的阮惠所鑄。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帝八十大壽,阮惠進京祝壽,特鑄乾隆通寶背安南錢作為貢品進獻,以表忠心。這種說法似乎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見此錢的鑄行具有特殊的政治歷史背景,意義非同尋常。加之此錢流傳較少,遂成為錢幣收藏家十分關注并希望得到的名錢。
收藏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文化,在收藏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錢幣鑄造歷史,享受其中的樂趣。
乾隆通寶的拍賣價格“乾隆通寶”白銅合背一枚。
乾隆通寶大樣尺寸:收集占錢幣的經常會有“大樣”、“小樣”的說法,是集幣者最熟悉的詞匯之—。乾隆通寶大樣,直徑27.2,厚1.3。價格:380元乾隆通寶大樣山字隆 傳世品,無裂補翹洞 , 聲音好 , 包真包老 , 直徑 2.78厘米,厚 1.5毫米。
乾隆通寶”當時發行時間較長,鑄量極大且加之流傳至今時間較短,所以多數價值低廉。但乾隆的雕母和母錢因流傳數量極少,以是收藏家們青睞的對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最終成交價格275000元。
乾隆通寶的直徑是2.2至2.5cm,厚度是0.1cm,而乾隆通寶的重量一般是2.4至4.8克。但是有的不法分子會將兩片銅片粘在一起,這樣的偽造錢幣不會發出清脆的聲音,但是比真正的乾隆通寶發啞。偽造的乾隆通寶比較多,由此可見,乾隆通寶的市場是多么的火爆。
事實上,乾隆通寶因乾隆王朝的發達,有很多種版本,浙江一帶多用楷書,陜西、四川一帶多用隸書,其他地方則多用宋體,新疆則背部可有滿文,其他的少數民族則用維文和滿文。而新疆地區因生產紅銅,而新疆地區的乾隆通寶多帶有紅色。
康熙年間鑄康熙通寶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后鑄造小錢?! ∏″X的成色先后不同,各地也不同。乾隆五年以前,鑄錢不加錫,稱為黃錢;加錫后叫做青錢。咸豐時鑄局大增,咸豐錢也特別多,特別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