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外國銀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過程中,以枚作價,計算方便漸漸地被國人接受。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減少白銀流失的需要,批準了張之洞的請求。其奏準后,這種銀元圖案設計遂成定制。
明朝后期,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商人相繼到澳門、廣卅經商,帶來了本國銀元。隋著外貿的發展,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也逐漸增多。由于外國銀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過程中,以枚作價,計算方便漸漸地被國人接受。在民間貿易中,以銀兩換銀元再以銀元換銅錢使用,銀元受商民歡迎,外國銀元在兌換中國白銀時的交換價值呈上升趨勢,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價值,致使洋價高于銀價。
外國商人用一般北成的低色銀元換成中國足色紋銀,運回本國鑄成低色銀元再這來中國兌換白銀,輾轉往返,大獲其利,造成中國白銀大量損失外流。清朝的有識之士紛紛上書,要求自鑄銀元、抵制外洋。1833年(道光十三年)陶澍、林則徐二人最早向清朝中央政府提出自鑄銀元的主張,遭到道光皇帝的斥責,直到光緒年間,這個問題才逐步引起朝廷重視。為了抵制外洋并解決產銅日稀、制錢日少,而社會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大量充足的貨幣進入流通領域,官鑄銀元終於被提到議事日程。
光緒十三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創辦機器鑄錢工業,定名廣東錢局,廠址設在廣卅大東門外南華壙,通過香港匯豐銀行訂購英國伯明翰拉爾夫·希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的造幣機器,并委托匯豐銀行代鑄,并定出鑄幣章程,規定它的輕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光緒十三年正月(1887年2月)張之洞上奏朝廷請許廣東試鑄銀元,奏折稱:“粵省此次訂購鑄銀機器,內兼有鑄銀元機器,擬即選募西人善鑄銀元者來華試造。若附在錢局內鑄造,計每歲鑄銀元三千枚之機器,其機器價值、廠屋、工料、火耗,一年所費不過四五萬金,專設一廠,亦不過十余萬金……銀元上一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清文漢文合壁,一面鑄蟠尤紋,周圍鑄廣東省造七錢三分十字,兼用漢文、洋文,以便與外洋交易。”同年三月光緒皇帝發布上諭,以“事屬創始,尚須詳審籌劃,未便率爾與辦”為名,下命張之洞“聽候諭旨遵行。”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減少白銀流失的需要,批準了張之洞的請求。當年廣東錢局利用在英國伯明翰拉爾夫·希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訂做的鋼模,試鑄了七錢三分銀幣。
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鑄造大批銀幣供市場流通。該套錢幣共分五等,即“七錢三分”、“三錢六分五厘”、“一錢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主幣“七錢三分”正面珠圈內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環英文“廣東省”,下環漢文“七錢三分”,兩側為四瓣小花。背面正中為蟠龍圖案,上下分環“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十個漢字。其余四等除紀重英文、漢文相應改變外,都與“七錢三分”幣相同。由于“七錢三分”銀元比市面流通的外國銀元成色好、分量重,很快被人收藏或熔毀減色減重新鑄,退出了流通市場,反而不敵外洋。在這里錢幣學中的“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得到充分體現。張之洞采納了他當時的合作者英國匯豐銀行的建議,仍用舊范,改紀,重新鑄色重都與市場流通外洋相同的“七錢二分”版銀元,俗稱“七二反版”。鑄就后引起一些清政府官員的非議,同年十一月戶部尚書張之萬等奏議,認為“將外文列于中國年號之內,體制尚有未合,應請朝令該督交洋文收鎏蟠龍之外,以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漢文改到前面。其半元以下銀元以次照改較為妥協。”其奏準后,這種銀元圖案設計遂成定制。
光緒十六年廣東省按欽定體制改鑄“光緒元寶”銀幣一套,該套銀幣仍分五等,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每元重七錢二分,配九成足銀;次則三錢六分,減配八六成足銀;再次則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種,均減配八成足銀。又把后四種分別稱為“對開”、“四開”、“八開”、“十六開”。“七錢二分”銀幣正面為珠圈內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外環上下分別為楷書“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十個漢字,兩側各一朵四辨小花。背面正中蟠龍圖,外環上下分別為英文“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兩側各一朵四辯小花。其余四等銀幣除紀重的英文漢文相應改變外,都與“七錢二分”銀幣相同。
廣東錢局從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始大量鑄造定制的第三版“光緒元寶”,并逐步占領了流通市場,這是中國自鑄近代銀元的開始。此版銀幣一直延鑄至光緒三十四年,不但在廣東市場流通,而且還越出省界,在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市場通行,后來四開及八開還盛行于上海。廣東省錢局由此還獲利頗豐,據有關資料記載:以光緒十六年到光緒二十五年底,十年間鑄造這類銀元盈余白銀285萬兩,可見廣東錢局鑄造銀元是成功的,廣東第三版“光緒元寶”的范式,后被各省錢局相繼采用,取代了外國銀元和舊的銀兩制,成為定制,開創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嶄新局面。
江南省乙巳光緒元寶銀元真品圖片江南省乙巳光緒元寶銀元真品怎么樣 江南省乙巳光緒元寶銀元形制規格統一,此錢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江南省造”,下端鐫幣值,左右兩側分鐫干支紀年“乙巳”二字。
如果想收藏記得先了解其歷史收藏意義以及版式和品相。現在愛藏APP每天都有古錢幣拍賣成交,有意向的藏家可下載愛藏APP了解更多古錢幣相關價格,了解精準行情價格走勢,更加有利于合理投資收藏,也可參與古錢幣拍賣競價或在愛藏APP上出售古錢幣。
光緒元寶銅幣價格,是收藏價值的重要體現,光緒元寶銅幣的價值與其他類型的古錢幣一樣,具備著歷史意蘊和投資前景。該銅幣的發行年代是在光緒年間,由各地的錢局進行相應的官方鑄造,使得每一枚銅幣的價值性得以保障。
在光緒元寶銀元幣中最具特色、最精美、價值最高的當屬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銀幣了,它因為制作數量少,沒有正式流通,因此比較稀少。 光緒元寶銅元幣是在1900年6月為了應對錢荒由廣東省開始鑄造。銅元幣重量為二錢,銅元正面與銀元幣正面相同。
光緒元寶到底值多少錢?光緒元寶前后一共有十九個鑄幣局進行鑄造,在市場上的種類繁多,成為古錢幣收藏大軍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光緒元寶的鑄幣廠不同,大小不同所發行的年份不同在市場上的收藏價格都是一樣的。可以看出光緒元寶是有很大升值空間的。
通過光緒元寶二十文圖片及價格分析來看,價格高與低的區別就是在于鑄造廠的不同和現存量的數量,所以收藏者收集時,可以多從這兩點入手。光緒元寶二十文是一款適合大眾收藏的幣種之一,雖然它的價格并不是特別高,但是價值走勢卻是穩步增高,發展比較穩定。
江南癸卯銀元版別 江南癸卯銀元圖片
四、無花癸卯 江南名譽品種。在愛藏APP上有各式各樣的光緒元寶在火熱拍賣中,藏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收藏,愛藏APP上每天都有大量藏品成交,可買可賣,能更加精準地了解藏品行情如何,是眾多行業玩家的首選平臺!
江南甲辰十文銅幣價格 甲辰十文江南省造光緒元寶
中間的珠圈由99個小點組成。背面,中間是一條飛龍,上方為英文,左右各一個玫瑰花飾,中間的珠圈由小點組成。目前,在愛藏APP上還有眾多各個版本的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在火熱拍賣中,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了解。
江南戊戌光緒元寶價格 江南戊戌七分二厘價格
且除此之外,江南光緒元寶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早期是沒有干支紀年的,后期才發行有帶紀年版本的江南光緒元寶, 而江南省造戊戌元寶,就是自無干支紀年老江南后,發行的第一種帶有干支紀年的江南省造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