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近年民間卻發現了一枚寶鞏局光緒重寶當十大錢(,剛一見面,即有石破天驚之感,它不僅改寫了光緒間甘肅省鑄錢的歷史,而且錢徑之大竟達到5厘米,堪稱歷代當十錢之首了。
清德宗載湉,光緒年間(1862~1874)鑄,光緒重寶有寶泉局、寶源局當十、寶蘇局當五外,其它多屬部頒樣錢,除寶泉、寶源當十、寶蘇當五外,市場參考價都在3500-5000元。從書法上講,清朝后幾個朝代不乏精品之作。其中寶源局“八足貝”同治重寶、寶泉局光緒重寶“缶寶”當十、寶津局光緒通寶小平、寶蘇局樣錢、寶福局篆書光緒通寶,都是難得的錢文好品!
中國的古錢品類龐雜,數量眾多,文獻資料常有闕佚。以前總認為光緒年間甘肅省未曾鑄錢,因史籍、錢譜上均無寶鞏局光緒錢的片言只語,更不用說拓圖了。然而近年民間卻發現了一枚寶鞏局光緒重寶當十大錢(,剛一見面,即有石破天驚之感,它不僅改寫了光緒間甘肅省鑄錢的歷史,而且錢徑之大竟達到5厘米,堪稱歷代當十錢之首了。2015年香港珩隆春拍中,一枚光緒重寶(牙樣)
背滿文(寶泉)小寫當十拍出8.6萬元的高價。
此錢的制作不精,字口內有流銅,肉質洞穿,表面有自然流通磨損痕跡,確屬當年的正用品。其面文酷如咸豐寶鞏當五十,背文則和寶廣相似,因為滿文是一種拼音,音近的字也相近。清末內亂外禍不絕,財政陷入困境,鑄錢每況愈下。《清史稿·食貨志》載:“同治初鑄錢,所資惟商銅廢銅,當十錢減從三錢二分,光緒九年復減為二錢六分。”而此枚光緒當十錢重達二十余克,不減反增,如此的費工費料,不切實際,可謂絕無僅有,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舊法鑄錢行將消亡時的最強音.
基本形制背紀值當五、當十錢。鑄制較小平錢更為工整,面文為楷書,直讀,背穿左右為滿文寶局名,上下為漢文“當五”或“當十”二字。這些譜載的光緒重寶錢,以寶泉和寶源二局所鑄為主,亦見其它地方錢局鑄。背穿上下漢文“當十”二字,書寫規矩嗎,力道十足。
光緒重寶福壽連錢,是將兩個“當十”光緒重寶的三分之一重疊在一起,使兩個錢緊緊相連,所以被稱為連錢。從形制及工藝上推斷,應為當時戶部寶泉局在開鑄光緒重寶當十錢時,錢局所鑄鎮庫或開爐錢。
光緒重寶市場參考價值: 光緒重寶(雕母) 背滿文(寶泉)大寫當拾 800000 光緒重寶(廣穿面星) 背滿文(寶泉)小寫當十 10000 光緒重寶 背滿文(寶泉)小寫當十 1000爾寶 光緒重寶 背滿文(寶泉)
而此枚光緒當十錢重達二十余克,不減反增,如此的費工費料,不切實際,可謂絕無僅有,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舊法鑄錢行將消亡時的最強音。
光緒重寶鑄造的背景,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清王朝逐漸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至此我國陷入到了一定時期的屈辱歷史中。這也是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貨幣領域中的反映。
錢幣界對那些一目了然的真錢,學稱之為“開門見山”。有的被鑒定對象雖然不是“開門見山”之物,但是在歷次鑒定中無人能找到定其為偽品的依據,或者被鑒定對象與目前掌握的歷史情況有嚴重矛盾,暫時真偽難定,則提出疑點,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光緒重寶當十值多少錢 光緒重寶當十價格漲幅如何
古錢幣大部分都是采用銅質等貴金屬,所以保存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光緒重寶。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緒重寶當十價格必定還會有更大幅度的上漲,相信在未來它將會有更加驚人的表現。
光緒重寶錢文特點特征 光緒重寶投資價值分析
近些年,在民間發現了光緒重寶當十,其中有一枚錢幣的直徑很大,達到了5厘米之大,成為當十錢之首,獲得廣大收藏家的喜愛。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光緒重寶當十的存在顯得特別尷尬,因為這種錢幣的重量達到了二十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