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此,這21枚《民居》普票有著觀賞和收藏的雙重意義。為此,我認為現在這套《民居》系列普票收藏正當時,畢竟它已問世了二十多年,大部分票用于寄信被消耗掉,而部分低面值票又無庫存,此時收集這套郵票,它的價值會非常有潛質。
在郵票收藏中,《民居》系列普通郵票一直都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板塊,一直都沒有引起郵票收購者足夠的重視,大多在通信領域損耗了,1986年4月開始發行《民居》郵票,1991年5月11日結束,此套郵票共發行4套21枚,分別為編號為普23的14枚,普25的2枚,普26的3枚,普27的2枚,面值分別從1分到2元,共21種面值,票面上各種民族建筑造型生動,圖案漂亮,是一套民族氣息比較濃厚的好郵票,其中21枚的《民居》普票分別展示了21個省市的民間建筑,風格迥異的各式民居可謂是中華民族建筑藝術的瑰寶。
從首發到現在《民居》郵票已有28年了,在這28年里我國郵政事業迅猛發展,我國郵政部門從90年起先后調整了數次郵資,這樣,原有的部分《民居》普票郵資已不適合繼續流通使用,1996年9月,原郵電部決定蓋銷和銷毀1992~1994年部分紀特票以及部分不適應現行郵資的標準普票。早先在郵政窗口大量流通使用的《民居》普票,漸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在已出全的21枚《民居》系列普票中有7枚(即普23中1分、1.5分、2分、3分、4分、8分和普27中5分)屬于原郵電部明文規定必須銷毀的品種。據了解,當時各省市郵政管理部門已按郵電部統一部署進行了銷毀,從而形成這個系列大家族中低面值郵票量少價貴的局面,加之從題材上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老城的改造,這些具有各地建筑特色的民居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新民居,若能發行新《民居》系列普票,那現在這套《民居》普票將充當領頭羊的角色。為此,這21枚《民居》普票有著觀賞和收藏的雙重意義。
目前,在我國集郵隊伍中,相當一部分是郵票收購者只注意J、T票和編年票的收藏,而對普通郵票收集興趣不高,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使這套《民居》系列普票從眼前溜掉了。由于它的大多數面值已不適應現行使用郵資,且部分郵票已被銷毀,故現在想配齊全套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為此,我認為現在這套《民居》系列普票收藏正當時,畢竟它已問世了二十多年,大部分票用于寄信被消耗掉,而部分低面值票又無庫存,此時收集這套郵票,它的價值會非常有潛質。
《民居》普通郵票已初露曙光,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投資價值也會日益顯露,會有越來越多的郵票收購者看好它。
5月12日,中國郵政發行一套《美麗中國》(二)普通郵票,該套郵票編號為普32,一套四枚,分別為牡丹江雪鄉(40分)、興義萬峰林(1元)、石嘴山沙湖(2元)、杭州西溪濕地,由馬立航設計,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印制。
收藏分析,北京建筑普同郵票發行于1964年6月17日,屬于膠板,齒數為p11.5×11,他的這枚郵票的規格為21×25毫米,整版郵票共有200枚,由萬維生設計而成,在北京郵票廠印刷。還有我國軍事方面的成就,涵蓋了北京著名建筑,是很值得收藏的。
收藏分析:普28 長城普通郵票,發行于1995年10月5日,屬于影寫版,齒數為P11,規格為25mm×20mm。設計者為楊文清、李德福,印刷發行于北京郵票廠。
穩定低生育水平,5分, 2002.4.1。 保護森林, 10分, 2002.2.1。 收藏分析:普30 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普通郵票,屬于影寫版,齒數為P13*13.5,上下兩邊各有一個異形的齒孔,規格為25mm×30mm。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極地動物失去生存環境,沿海地區遭海水淹沒。
霞浦灘涂 80分 張家界天子山 80分 三沙七連嶼 1.20元 盤錦紅海灘 1.20元 龍勝梯田 1.50元 興化垛田 3元
南昌“八一”大樓,,孫鴻年,1分。 瑞金沙洲壩,唐霖坤,4分。這套郵票的各種圖案統一將銘記中國人民政府用通欄形式置于票面底部將面值字樣設計在票面右上角,既醒目鮮明又同時突出了郵票郵資憑證的特征。在這套郵票中,三分的郵票非常的少見。
普22 祖國風光普通郵票(影寫版)
4分 海南風光。 收藏分析:普22 祖國風光普通郵票(影寫版)發行于1981年9月1日,屬于是影寫版,這枚郵票的齒數為P11.5,郵票的規格為26mm×31mm,整套郵票共有100枚。設計者是陳曉聰、姜偉杰。
普14 革命圣地圖案普通郵票(第三版)
影雕套印,其余影寫(無背膠)。革命圣地圖案普通郵票第三版,發行于1971年9月25日,是由楊白子,張克讓,李大瑋,許彥博設計而成,在北京郵票廠印刷。革命圣地指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作用的地區。
普24 中國石窟藝術普通郵票
收藏分析:普24 中國石窟藝術普通郵票,發行于1988年8月10日至11月30日。屬于影雕套印,齒數為P1105*11,尺寸為30mm×40mm。設計者為群峰,印刷發行于北京郵票廠。它記錄了中國的文明,很是值得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