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郵票介紹:1941年,中華郵政發行。美國鈔票公司承印。其中2元票有中心倒印大變體,傳世很少。其中14種為1941年2月21日發行,2分及翠藍8分為1941年4月21日發行。 2009年1月18日,2元國父像倒蓋票在斯賓客拍賣行郵票拍賣會上拍出£72,000的價格。
郵票介紹:1941年,中華郵政發行。全套共16枚。面值半分(褐)、1分(桔黃)、2分(藍)、5分(綠)、8分(桔紅)、8分(翠藍)、1角(翠綠)、1角7分(橄綠)、2角5分(枚紫)、3角(紅)、5角(深藍)、1元(棕與黑)、2元(藍與黑)、5元(紅與黑)、10元(綠與黑)、20(紫與黑)。齒孔度數為12。凹版印刷。美國鈔票公司承印。其中2元票有中心倒印大變體,傳世很少。
發行日期:1941.2.21~4.2(民國30年)
齒孔度數:12印刷
版別:雕刻版,無水印
圖幅:18.5x22.5
全張枚數:(1)-(11)400(2x10x20);(12)-(16)300(6x10x5)
印刷:紐約美國鈔票公司
抗戰前期,除了在香港印制大批郵票外,并曾交由紐約美國鈔票公司(American Bank Note Co. of New York)以雕刻凹版印制國父像郵票一批,國父像居中,邊框設計簡潔美觀,上刊國徽,數值分列2角。全套16種,分數及角數票系單色,圓數票國父像為黑色,另套印不同顏色之邊框。其中14種為1941年2月21日發行,2分及翠藍8分為1941年4月21日發行。
2009年1月18日,2元國父像倒蓋票在斯賓客拍賣行郵票拍賣會上拍出£72,000的價格。如下圖所示:
1949年,中華郵政發行。面值1元(桔)、10元(綠)、20元(紫棕)、50元(墨綠)、100元(桔棕)、200元(桔紅)、500元(枚紫)、800元(玫紅)、1000元(藍)。上海大東書局承印。
1942年底起,中華郵政內地郵資增為平信5角、掛號1元、快遞2元,致使5角面值郵票需要量驟增。同時將停售的“國內平信附加已付”加蓋郵票上劃去原蓋字樣,另加蓋“伍角”字樣出售。加蓋字樣及劃線粗細式樣各有不同。
1949年,中華郵政發行。面值1分(黃綠)、2分(桔)、4分(藍綠)、10分(紫)、16分(桔紅)、20分(藍)、50分(棕)、100分(淺藍)、500分(紅)。重慶華南印刷廠承印。 2分,桔黃,出現一種變體票:橫縫及頂邊漏齒。
0.5分,灰棕。薄紙出現一種變體票 :橫雙連中縫漏齒。 1分,桔黃。 2分,草綠。 3分,藍綠。 4分,橄綠。 5分,玫紫。 8分,桔紅。 15分,深藍。 20分,棕紅。 30分,紫棕。 1元,褐、桔棕。 20元,藍、紫。
1元,褐、紅棕:發行量155,000; 5元,灰藍、紅:發行量135,000; 10元,紫、綠:發行量150,000; 20元,藍、玫紫:發行量570,000;停售日期1943年10月23日,停用日期1944年1月1日。 所謂“半鈕”“全鈕”通俗講是指票中孫中山像衣領下的紐扣,是整個或是顯示一半。
4號方體鉛字加蓋紅色﹐數值「肆」字為大寫﹐阿拉伯數字「40」地位偏下。至民國31年12月1日郵資再度調整,除已由東川、西川、云南、湘粵等區加蓋發行外,其他尚未加蓋的各區即不再辦理,此票也稱“湘粵加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