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紀念2017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的召開,中國郵政在開幕當日發行《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1套1枚。 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于2017年9月8日-11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為紀念2017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的召開,中國郵政在開幕當日發行《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1套1枚。
《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郵資圖由本屆博覽會LOGO及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線描外景圖組成,片圖是博覽會的主形象——一個蘊含南京元素的由五彩云錦緞帶組成的“藏”字,與展會logo相呼應。跳躍而絢麗的色彩代表了五大洲的顏色,體現了展會的國際化和現代感;彩帶的交織寓意著多種集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主形象充滿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和真誠;筆畫之間,展現了博覽會的主旨精神。本屆博覽會的名稱和“傳承交流 合作 發展”主題詞在主形象下方。
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準,由中國集郵總公司與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國際性集藏專業展會,展品以郵票為引領,匯集錢幣、徽章、貴金屬、書畫、文玩收藏品、時尚類收藏品等各類集藏。
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致力于豐富百姓文化生活,為廣大集藏愛好者、企業搭建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與國際、國內收藏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了集郵文化的固有領域,促進了集郵與其他收藏門類的融合,發揮“文化收藏、創意收藏、百姓收藏、樂享收藏”的作用,搭建“參展商有所獲,淘寶者有所得”的集藏文化盛會。
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分別于2013年9月26日至29日和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展覽館成功舉辦。兩屆博覽會亮點頻出、精彩紛呈,引領了集藏文化,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于2017年9月8日-11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博覽會以“傳承、交流、合作、發展”為主題,以深入落實中央關于“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指示精神為核心,配合國家重要紀念活動,打造了一場展覽內容豐富、文化特點鮮明的國際化專業展會。
1月1日,元旦之際是《民法典》正式實施之日,也是2021年第一枚新郵的發行之際。經審查,同意使用該圖稿印制郵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國澳門郵電局將為本次郵展推出紀念封,并在現場提供加蓋紀念郵戳服務。 為方便集郵愛好者,中國澳門郵電局將于3月30日起,在郵政總局集郵商店發售該紀念封。
1、1992年3月10日,郵電部發行了名為《杉樹》的特種郵票一套4枚,全套面值1.8元,4枚郵票的名稱分別是“水杉”、“銀杉”、“禿杉”、“百山祖冷杉”,設計者為曾孝濂先生。 2、市場參考價:套票7元左右,四方連40元左右,整版330元左右。
水滸傳小型張是我國在1999年發行的一套四大名著古典紀念郵票中的一枚,水滸傳小型張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情況,而且現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的四大名著非常有名,所以現在水滸傳小型張成為了一個熱門的投資項目。
有關專家作出了一個從1996年到2010年這20年時間中敦煌壁畫小型張的價格趨勢圖,我們可以看出這套小型張郵票雖然價格上整體處于上升的狀態,但是上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一直保持著勻速直線上升趨勢,說明敦煌壁畫小型張的市場價值逐漸上升。
觀看了網上直播的己亥年生肖票印刷儀式,雖然是卡的很厲害,還是堅持看完了。但儀式上官員并未宣布2019年的豬會減量,眾所周知,如果2018年的行情直到年底依舊極度萎靡,相信2019年減量發行也是必要措施。
我國歷史上發行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周年紀念郵票
內蒙古自治區是所有少數民族自治區中成立最早的,1947年就成立了,早于新疆,寧夏,廣西,西藏。正因為如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周年紀念郵票總是發行在所有自治區的前面,從而其發行的枚數設計等成為其他自治區的榜樣。
桂花有齒小型張是長線投資佳品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收藏界。這枚郵票的票面上印的桂花,由此得名桂花小型張,桂花小型張分為桂花有齒小型張和桂花無齒小型張兩種。其中無齒小型張發行量比較少,只發行量56萬枚左右,而桂花有齒小型張卻發行了2500多萬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