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過就算錢幣收藏市場風起云涌波動不斷,也還是存在“常青樹”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在錢幣市場中,也是有許多幣種不靠炒作獨樹一幟穩中上漲的,那說起這個就要提到1953年10元了。
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最珍貴的一枚,是由前蘇聯代為印制的,其尺寸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幣中尺寸最大的一枚。有能力的投資收藏者可以更多的關注第二套人民幣黑十元在市場上的發展,這版人民幣還沒有發展到自己的頂峰,在市場上的價格還會不斷的攀升。
第二版是八十年代初的版別,為了緩解鋁分布均勻的情況,利用五十年代的技術進行重新印刷,為了區分兩個版別,這一版只有羅馬冠字沒有阿拉伯數字的編碼,現在在市場上,這款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回收價格并不是很高,因為發行量很大,也就價值幾塊錢而已。
紙分幣從1953年開始發行流通,到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停止流通使用。目前,很少能見到1953年印刷的“長號版”紙分幣,因此其價格較高,日后升值的潛力較大。
第二套人民幣的1元有兩個版別,分別是年號為1953年的天安門紅1元,,和年號為1956年的天安門黑1元。 天安門紅1元的四個鑒別方法 1、水印標志 二版幣天安門紅1元采用的是原蘇聯的鈔紙,紙上有不規則的空心五角星水印,迎光觀察非常清晰。
53版10元人民幣,是由前蘇聯代為印制的,其尺寸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幣中尺寸最大的一枚。 “53版10元人民幣價格”之所以引起收藏家的格外關注,主要是因為它背后的政治原因導致的存世量稀缺。
“蘇三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起開始發行,其中包括3元、5元、10元這三枚面額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