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通常把背綠水印一角錢稱為背綠一角,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于1966年1月10日開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其中一種面額。僅面市了23個月,“背綠”1角即宣告退出流通領域,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存世量稀少的品種之一。
我們通常把背綠水印一角錢稱為背綠一角,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于1966年1月10日開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其中一種面額。因此,中國人民銀行于1967年12月15日將其背面顏色調整為醬紫、橘黃,并宣布自1967年12月起銀行對1962年版“背綠”1角實行只收不付。僅面市了23個月,“背綠”1角即宣告退出流通領域,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存世量稀少的品種之一。
正面的圖案描繪了人物與背景,寓意教育與生產相結合,以深棕色為主色調。背面以菊花為主要圖案中間為棕色,兩邊分別有墨綠色的明顯數量稀少且價格昂貴的有空心五角星和沒有五角星兩種壹角券,因為圖案很像蝴蝶展翅飛翔的樣子,所以也稱“蝴蝶劵”。
眾所皆知,退出流通市場的人民幣很容易便會成為收藏市場的熱點,在最近的一段時間,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市場價值不斷上漲,反觀第一,二,三,四套的人民幣顯得穩定許多。而其中的背綠水印一角劵地位這是高高在上,目前收藏價格相比去年的1.5萬元每枚已經增漲了一倍左右,成為了第三套人民幣的“首領”占整套人民幣的七八成。
那么,為什么背綠一角錢的收藏價值那么高呢?其中除了在發行了一年后,因與之前投入使用的貳角劵顏色相近,導致不法分子將兩種錢混淆使用,給金融秩序帶來了惡劣的影響。這個“致命”的錯誤,讓背綠一角的流通時間非常短,從而導致了背綠一角的稀缺,給后面的收藏價值加了把力度。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背綠一角身上帶有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當時的紅色一角券,因卷面圖案中的人物偏向右走,在當時犯了“右傾”錯誤,此后,背印墨綠色菊花的背綠一角“臨危受命”,將人物改為偏向右邊走,用于取代“紅一角”。
自此,中國人民幣歷史上流通時間最短外加豐富的歷史價值,使得背綠一角一躍成為收藏者的寵兒。可想而知,整捆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收藏投資。
由于第三套人民幣的做工優美精細,所以在00年以前背綠一角券從未發現過偽造品。但是近年來,價格的上升快速,仿冒品也隨之而來。
在最后筆者給大家帶來背綠一角劵的防偽知識:首先可以觀察紙張的厚度,假的背綠一角劵紙張偏厚,加進的水印清晰與紙幣的過渡不自然,邊角很尖,但是真的背綠一角劵水印是模糊的。其次可以觀察紙張的油性,背綠水印的紙張會比背綠要油些,但這個方法有實踐經驗者才好判定。
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開始正式發行流通,到2000年的時候才正式不再進行流通。這兩個版本雖然都是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10元,但是他們的發行時間不一樣,現在的市場價格也不相同。
從1948年到2019年為止,我國一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而毫無疑問,在這五套人民幣中第三套人民幣無疑是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而在錢幣收藏市場上,第三套人民幣當中有一枚紙幣是廣為人知的,那就是棗紅壹角。
1960年一元人民幣拖拉機人民幣屬于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紙幣始發于我國三年經濟特困時期,歷經4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了各時期的歷史背景、社會政治與經濟狀況,流通時間長,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錢幣。
而其中的5元鈔因為典型的表現了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成就,拿下了國際錢幣設計兩項大獎,一項是國際錢幣比賽中的世界設計大獎,另一項則是國際最佳鈔票獎,可謂名至實歸。 正因如此,1960年5元人民幣目前的市場價格一直看好。
1965年10元大團結人民幣,作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的老大哥,由于當時發行量比較大,所以如今的存世量也比較多,相信很多喜好錢幣收藏的藏友手里或多或少都擁有這枚紙幣。
主要的原因在于,該套人民幣數量越來越少。比較有紀念意義的舊版人民幣對于現在還是比較值錢的,因為幾乎很多已經被國家回收了,所以市面上已經不再流通了,所以將來的上升空間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