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二年又更改錢式,錢背加鑄重量,并置各省寶源局開鑄。洪武通寶背牧牛大花錢,直徑73*2.8mm,價格:1300元。立國稱帝之后,為了取得民心,加之連年戰亂,人民需要休養生息,所以,鼓勵人民發展生產是必然的。
《明史·食貨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頒洪武通寶錢,其制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一錢止。”錢文真書,直讀。當十大錢一般徑4.6厘米,重34.4~37克;當一徑2.45厘米,重3.4~3.6克。洪武三年(1370)三月下令戶部及各行省鑄造洪武通寶錢,分為五等,當十重一兩,當五五錢,余下當三、當二、當一順減,并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并鑄。
洪武四年(1371)二月開始改鑄大錢為小錢。到了洪武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寶鈔而罷寶源局鑄錢,第二年又罷各行省寶源局。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設寶泉局鑄小錢,與鈔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錢式,錢背加鑄重量,并置各省寶源局開鑄。
洪武通寶背牧牛大花錢,直徑73*2.8mm,價格:1300元。
多年以來,人們都以為洪武牧牛錢是民間私鑄之花錢,且眾說紛紜,猜測不定,其實都是不正確的。查閱《中國文物報》1998年4月13日第4版吳定安“古錢上的牧牛圖”一文所載錢幣拓片上可見其牛屁股上明顯鑄有—個“十”字(圖二),再對照明初大中通寶當十錢及洪武通寶當十錢,與其大小均為一致,另外,又見牧牛錢面文“洪武通寶”四字與“洪武通寶”背“北平”當“十”錢的字體如出一人之手。
由此可知洪武通寶牧牛錢為官方制錢,皆為市場流通的紀念幣,與我們現代社會所發行的紀念幣作用相同。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牧牛錢多出于安徽。他本為貧苦農民出身,十二歲時即因家貧去給地主放牛,童年時代放牛幫工的辛苦經歷,他是刻骨銘心的,深知民間疾苦。立國稱帝之后,為了取得民心,加之連年戰亂,人民需要休養生息,所以,鼓勵人民發展生產是必然的。他鑄此牧牛錢更是顯示出皇帝與民同根與民同甘共苦之意。明朝立國初定,庶民思安,此錢更行憶苦思甜之意,用以激勵人民安定團結,發展生產。此舉符合明代初年的政治環境,從而更加鞏固了朱明王朝的政權。史書上曾多處記載明初朱元璋的愛民事跡。洪武通寶此品種錢幣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不僅有洪武通寶這個品種,愛藏網也有更多的古錢幣出售,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洪武通寶此品種錢幣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不僅有洪武通寶這個品種,愛藏網也有更多的古錢幣出售,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
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其它四等錢,依照小平錢之重遞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準京師寶源局鑄錢,其它各省再次停鑄。
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所以,洪武通寶的漲價速度非常快,漲幅也很大。
洪武通寶折二光背 洪武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發行的一種貨幣。為了避諱,朱元璋特下令,將所有的鑄錢一律改名為洪武通寶,而不是洪武元寶。所以,洪武通寶的漲價速度非常快,漲幅也很大。
所以此時的錢幣成色不一樣,純度也不同,導致洪武通寶價格也不同。現在背桂三、桂五等錢幣十分罕見,促使洪武通寶價格不斷提升。現在洪武通寶價格還在提升中,版別和品相越高價格越高。
洪武通寶牧牛的真品圖片
洪武通寶為明代朱元璋時期發行貨幣,朱元璋是歷代皇帝當中唯一一個出身最貧寒的乞丐皇帝。對于洪武通寶反面的款式有多樣式,根據歷史研究發現,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六十一種款式。截至到目前,一共有五十八種款式被發現。
洪武通寶小平價格 洪武通寶小平市場價值
洪武通寶的鑄造依然延續的是元朝末年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種,分別是小平錢、折二、當三、當五、當十,同時大中通寶依然還在鑄造中。如今,洪武通寶小平錢也是大家主要的收藏品種,那么現在一枚洪武通寶小平價格是多少呢?
洪武通寶值多少錢 洪武通寶投資分析
通過洪武通寶古錢幣的圖片,我們看到的是外圓內方的古幣模樣形狀。要能夠百分百的確定該古幣是真品,反復確認古幣的真實性,對于要收藏洪武通寶的收藏家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了。投資者選擇進行洪武通寶的投資,原因自然也就在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