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
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紙幣,規定大明寶鈔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寶鈔四貫合黃金一兩。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洪武通寶背北平折五,直徑(40.21mm~40.23mm)*厚度(2.94mm~2.97)mm,藏品價格:28250元。
洪武通寶爾寶背福小平,尺寸:23.6mm~24.0mm*0.9mm~1.1mm 重量:3.3g
背面約10點邊小磕,藏品價格:90元。
洪武通寶為明代朱元璋時期發行貨幣,朱元璋是歷代皇帝當中唯一一個出身最貧寒的乞丐皇帝。對于洪武通寶反面的款式有多樣式,根據歷史研究發現,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六十一種款式。截至到目前,一共有五十八種款式被發現。
錢文真書,直讀。洪武通寶,錢文楷書,但各種小平錢風格不同,字體各異,內容非常豐富,版別很多。正楷大字單點通版洪武通寶,錢直徑24.5毫米,穿6.5毫米,重達5克。該錢錢文正楷,端莊穩鍵,筆畫雋秀,筆勢挺拔,結構有致,法度慎嚴,氣運傳神。
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廢錢和舊銅鑄造,因銅質復雜,純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寶”成色不一的情況。它是洪武通寶錢文最小的版別之一。
明朝洪武年間,全國各省除少數省外,都沒有鑄錢爐,年鑄錢約十九萬貫,其中洪武五年時鑄錢最多。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生銅。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廢錢和舊銅鑄造,因銅質復雜,純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寶”成色不一的情況。
同年三月,開鑄“洪武通寶”錢,仍繼大中錢式,行五等錢。 洪武通寶幣值分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 洪武通寶品種非常多,價格差異較大,具體價值要看不同版本。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3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浙” 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寶牧牛的真品圖片
洪武通寶為明代朱元璋時期發行貨幣,朱元璋是歷代皇帝當中唯一一個出身最貧寒的乞丐皇帝。對于洪武通寶反面的款式有多樣式,根據歷史研究發現,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六十一種款式。截至到目前,一共有五十八種款式被發現。
洪武通寶有幾種
同年三月,開鑄“洪武通寶”錢,仍繼大中錢式,行五等錢,據“武陵藏珍”記載,洪武通寶錢有四類六十一種,現存世可見者五十八種。洪武通寶光背錢分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五種,折十未見光背錢。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