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信封正面
信封背面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1908年7月3日),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當時平信郵資2分、掛號費5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7月29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收信人是“云南提學使”,此人姓葉,名爾愷,他至遲在1892年就與張元濟相識,當年同在北京任翰林院庶吉士,且同為浙江籍。或為此,就由張元濟親筆給葉回信。信的內容已不詳,但在封上還批有如下字樣“圖書課查照,所運書籍到后,除增(?)告白外,並札各屬速購為要”,可見“購書”也是此信的目的之一。另,上述批語以及正面左邊的“張菊生”三字,也可能都是葉爾愷所寫。
當年張家住在北長康里,在虹口地區,信函拿到當時設在北京路、江西路的上海郵政總局去投寄,信封正面右下角還有一個上海總局的英文掛號戳,編為“29315”號。
另見《中國集郵報》2月17日(2130期)首頁刊登《變色油墨點綴“商務印書館”郵票》,文稱郵票上有“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張元濟”題寫的對聯。張元濟是1903年才到商務工作,說他是“創始人”是錯誤的。
《中國恐龍》郵票編輯陳靜芝(右)與設計者趙闖察看郵票過程稿。其中,永川龍所占比例較大,票面可呈現其兇猛有力的頭部。
中國郵政將于2017年9月28日發行《文成劉基故里》普通郵資明信片1枚。明信片規格148毫米×100毫米,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 郵資圖以劉基塑像和劉基廟為表現主體,背景的竹子作為輔助元素,表現劉基虛懷若谷的品格和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
蘭花小型張紀念郵票顯然就是這些收藏家追求的冷門項目之一,蘭花小型張紀念郵票指的是我國在1999年發行了一套中國四大花卉的郵票中的一枚,從外表上來看,真的很符合蘭花的氣質,非常淡雅非常樸素,但是有意無意地傳達出一種精神。
我國著名集郵家郭潤康先生今天早晨6時在貴陽去世,享年100歲。 我們相信郭老在天堂也會有集郵相伴,也會快樂集郵!
9月20日,中國郵政將發行《張騫》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作為張騫封侯地,河南省方城縣將舉辦《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式。
這套古塔小型張郵票本身沒有太大的獨特性和稀有性,因此它在郵票收藏市場的表現也一直是波瀾不驚的,從現今的郵市行情來看,這套古塔小型張的發展前景令人有些堪憂。
熊貓小型張---中國的國寶被搬上郵票之后
熊貓小型張似乎不同于以往我國發行的一些紅色紀念郵票,現在熊貓號小型張憑借其獨特優勢成為收藏市場的熱門話題,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國收藏市場發展日益火爆,成交量連年創下新高,在這股趨勢的推動下,熊貓小型張也成為了一個熱門性價比高的投資項目。
“全國山河一片紅”假郵票詐出50萬
1月28日,河南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審結此案,被告人:姜振楠。 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20000元;被告人馬桂賓、劉紅玲以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
建議發行完善《中國古代神話》系列郵票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是遠古先民想象的產物,富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不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中國文學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