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月份唯一紀特新郵——《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4月9日將展現在我們面前。該郵票一套3枚,選取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龍、玉鳳、玉人3件玉器進行設計表現。
四月份唯一紀特新郵——《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4月9日將展現在我們面前。該郵票一套3枚,選取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龍、玉鳳、玉人3件玉器進行設計表現。
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部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后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約6500-5000年。紅山文化是華夏文明早期的文化痕跡之一,其中的玉器雕琢簡潔,圖案形象直觀,是中華象形文字的原始碼,在歷史長河中閃爍著中華文明之光。紅山文化遺址最早發掘于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后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上世紀70年代起,對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遼寧的凌源、喀左,建平的牛河梁遺址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與遼寧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紅山文化玉器種類多樣,以玉龍、玉鳳和玉人等為代表。郵票上的玉龍出土于內蒙古敖漢旗下洼鎮,玉龍龍首大眼圓凸、大耳直立,龍身卷曲如玦環狀,通高7.1厘米,寬5.9厘米,中孔徑1.6厘米—1.9厘米,小孔0.2厘米—0.6厘米,體厚2.1厘米。是紅山文化中發現較多的典型玉器。郵票上的玉鳳、玉人出土于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凌源市凌北鎮三官甸子村牛河梁遺址的第十六地點,現館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玉鳳曲頸回首,羽翅層次分明,線條優美流暢;玉人雕琢了一位神靈附體、正在通神行法的巫者形象。
該套郵票由夏競秋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紅山文化玉器年代久遠,沒有繁縟的紋飾和復雜的造型,其藝術造型具有簡潔、樸素、大美的特點,簡潔的設計語言與簡潔的印制方案一起再現了紅山文化玉器的精髓。郵票采用普通膠印結合冷燙、浮雕激凸的局部燙印工藝印制。為了保證印制的穩定性,印制者們采取了將色彩與光澤分開印制、分別控制的方法,實現了色彩穩定和光澤靈潤的完美結合;冷燙透明全息彩虹效果,在陽光下或點光源下頓時映射出絢麗多彩的光芒,將紅山文化玉器既質樸無華又神秘高貴的藝術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浮雕激凸工藝為了配合此套郵票的雕刻簡樸,沒有選擇從細節上進行表現,而且選擇從層次變化和激凸高度上進行超越。3個圖采用了3種不同的層次表現方法,同時使玉器圖案高度保持一致。1圖激凸層次過渡緩和,重點突出玉器的體態;2圖激凸棱角分明,重點突出玉器的線條;3圖急起緩落,重點表現玉器的輪廓結構。
《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既在印制方面下苦功,也在設計方面搞創新。郵票在版式上使用了豎向過橋設計,并且為保持整體的美觀性,取消了過橋孔的使用,同時將票名與過橋圖案設計進行結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過橋圖案采用網點冷燙技術,與郵票冷燙效果形成鮮明的區分,使郵票在有限的印制范圍內呈現出更多的表現空間。色標的設計也是一個小亮點,使用討巧的圓形篆刻“玉”文字代替圓點,成為有趣的收藏種類。
一百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圖案在人民幣的左邊。人民幣的上面是它的發行部門。在紙幣收藏市場初具規模的這幾年來,這枚53年1角紙幣價格越竄越高,成為第二套人民幣的一匹強勢黑馬。
拿到兒童游戲這個選題時,我就想這次選題是按照年齡分的吧。我來到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雖然已經6年了,但是初到單位時“小孩”的名號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小型張
為紀念2017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的召開,中國郵政在開幕當日發行《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1套1枚。 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于2017年9月8日-11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南宋詩人吳惟信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