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郵票的票面上,大都標印郵資金額,稱為“面值”。不過,有些郵票由于各種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標印面值的,這種郵票稱被為“無面值郵票”。這套無面值單位郵票已成了我國解放區郵票中極其難得的珍品。
郵票的票面上,大都標印郵資金額,稱為“面值”。不過,有些郵票由于各種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標印面值的,這種郵票稱被為“無面值郵票”。
民國后期,國內通貨膨脹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物價一日三漲,郵資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況。起初還可以用不斷加蓋的辦法來應付,后來連加蓋也追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只好發行無面值郵票,每天、甚至每小時隨著物價的上漲而臨時定值出售。這套無面值郵票共四枚:第一枚供國內平信用,以火車、輪船為圖案,橙黃色;第二枚供掛號信貼用,以泰山的南天門為圖案,赭紅色;第三枚是供快遞信函貼用的,圖案是投遞員與摩托車,青蓮色;第四枚是航空郵票,以飛機為圖案,深綠色。
1946年,晉綏解放區曾發行五種單位郵票,也是無面值的,供寄平信、掛號和印刷品貼用。這套無面值單位郵票已成了我國解放區郵票中極其難得的珍品。
1941-1943年,鹽阜、蘇中、淮南等解放區也先后都發行過無面值郵票。因為當時寄信是免費的,因此不需要面值。郵票上印有不同的文字,以區別郵件的類別。
蘇中區發行的“平”、“機”、“快”字郵票,是專門傳遞黨、政、軍郵件的交通局免費發給各單位戰士使用的。“平”字郵票是供一般干部、戰士寄信貼用;“機”字郵票是供機要公事郵件貼用的,不僅要求保密和安全,而且郵遞人員要把這類郵件單獨打成一包,如遇敵情還要隨時機動處置;“快”字郵票用于快信,交通局接到貼有“快”字郵票的信件,應立即派人送出,不能遲誤。
淮南區1942年發行的“稿”字郵票,專供淮南區出版的《新路東》報記者和通訊員向該報郵寄稿件用。在全世界的25萬種郵票中,專門用于投稿的郵票這還是僅有的一種,極其珍貴。
淮南區是抗日戰爭時期最早發行郵票的新四軍根據地,1942年淮南區交通總站發行一套無面值郵票。當時寄發的郵件都不收費,所以發行的郵票也不印面值,只在郵票上印有“平”“機”“快”字樣,以表示信件的種類和遞的方法。此套郵票分為“平”郵、“機”郵、“快”郵3種6枚,稱為無面值郵票。
“平”郵,圖案是帆船在波浪中進行,背景有云朵,加印一個“平”字。一枚是紅“平”字,綠帆船;另一枚圖案相同,綠“平”字,紅帆船。“平”郵,貼平信用。
“機”郵,圖案為一手舉火炬,加印一個“機”字。一枚是紅“機”字,綠火炬;另一枚圖案相同,綠“機”字,紅火炬。“機”郵,是貼機密信件用的。
“快”郵,畫面為一只展翅的飛鴿銜信,加印一個“快”字。紅“快”字,綠信鴿;另一枚圖案相同,綠“快”字,紅信鴿。“快”郵是,貼快信用的。這套郵票凸版印制。報紙。圖幅為19.5毫米×20毫米。全張直列兩格,每格9枚(3×2),全張18枚。上格為綠圖紅字,下格為紅圖綠字,無齒孔。淮南報社印制。
這三種郵票,“機”“快”郵票屬于貼機密信和快信的,使用范圍,管理嚴格,只有重要的機密信件才能貼用。交通員接到貼有“機”、“快”郵票的信件,都要風雨無阻傳遞。淮南區首次發行的這種獨特的“平”、“機”、“快”無面值郵票發行數量少,流傳下來的更為稀少,尤其是“機”、“快”郵票是中國解放區郵票中著名的珍郵。
1998年出版的《中國解放區郵票目錄》(修訂版)標價:2枚“平”字郵票各為6萬元(人民幣),2枚“機”字郵票各為10萬元(人民幣);全套6枚新票52萬元(人民幣),舊票為52萬元(人民幣)。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會,數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會會刊。
不過我們都知道郵票曾經是作為郵資憑證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郵票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因輔幣缺乏,就把郵票印在厚紙上,背面則印上與郵票面值相同的數值并注明”此郵票與輔幣等值流通“字樣。
中國驛運制度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組織的國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郵驛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華夏大地上的中華文明的杰出創造。從此“驛”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后代。 驛運制度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國之血脈”。
2017年3月21日上海郵政石門二路郵政支局使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90周年》郵資機宣傳戳1枚,由于本人在山東臨淄,委托郵友制作自制紀念封。
一日,一位用戶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郵政企業投遞部門負責人,稱前日投遞員送給他一封掛號信,上面的郵票不見了,他是集郵愛好者,那郵票是郵友特意給他寄來的,有收藏價值,可現在卻莫名其妙弄丟了,要討個說法。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
孫關龍:造紙術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一看標題,很多人會說:誰不知道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明的,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學術的發展已證明,“蔡倫紙”不是中國最早的紙,造紙術也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
《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
隨著春日第一縷清風,第27屆“上海桃花節”翩躚而至。同時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于3月24日又在浦東新區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開幕。 上海郵政惠南鎮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一枚,本人自制紀念封以志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