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百年來,國家博物館在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展示祖國悠久歷史,弘揚中華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體現中華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遙相呼應,其前身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國家博物館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達120萬件,硬件設施和功能為世界一流,是以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一百年來,國家博物館在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展示祖國悠久歷史,弘揚中華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體現中華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2012年7月8日,為紀念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00周年,中國郵政發行了《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全套2枚。
(2-1)為“館藏文物—尊”。畫面主圖為1964年發行的特63 (8-5)四羊方尊郵票,下面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標識,背景為四羊方尊上的紋飾。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于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四羊方尊方口,大沿,長頸,高圈足。頸飾三角夔紋和獸面紋,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肩部四隅是四個卷角羊頭,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于高圖足上。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制成。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于靜。被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2-2)為“館藏文物—鼎”。畫面主圖為1964年發行的特63 (8-8) 后母戊鼎郵票,下面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標識,背景為后母戊鼎上的紋飾。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陽武官村北的農田中。原稱“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2011年被正式改名為“后母戊鼎”。因器腹部內壁鑄有銘文“后母戊”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其中一耳為后配),折沿寬緣,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云雷紋為地。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凹弦紋。該鼎形制巨大,造型莊嚴雄偉。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形體最大、份量最重的青銅器,在世界上也是僅此一件。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本套郵票采用票中票和連票形式,是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尺寸大小不變地“搬進”票中票的郵票;也是第一套以“館藏文物”形式表現博物館主題的郵票。畫面完美體現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悠久的歷史和館藏的豐厚。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版票采用小版張形式,12枚6套郵票按(4×3,二圖雙連印)居中偏右排列;左上角為直排“國家博物館”文字;左側為綠色條紋,邊飾為國家博物館各種館藏文物的紋路圖;郵票左右下角為直排“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廠銘。
所謂藍軍郵,就是貼有“軍人專用”的郵票,因為底部印有藍色的標志而得名。 收購藍軍郵價格在1994年的拍賣中達到了八十多萬的天價。這一天價交易顯示出了藍軍郵的地位之高。
編22,8分,圖案為“熱烈歡迎亞非朋友”,畫面為手持鮮花的中國人民以花的海洋熱情迎接來自亞洲、非洲的朋友。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各方面的事業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同時我國與國際上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有所提高,促進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2枚郵票圖名分別為:中共“一大”會址和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
猴票1980以紅色為背景,整個氣氛充滿喜慶祥和的氣氛。1980年猴票的價格是多少目前市場上一張1980生肖猴票的價格在11000元左右。俗話說,擁有一張大版的1980年生肖猴票就意味著有了房子。手中的猴票大多是流通過的。
百羊拜年則是選擇了全國各地100個帶有羊字的地名,從當地郵政大廳向購買者郵寄蓋有郵戳的拜年郵品,然而,在這100個地名中,包含我省鄖西的羊尾鎮和通山的通羊鎮。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項目(二)不干膠小版 價格介紹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項目(二)不干膠小版郵票是在2007年發行的,相信不少人收藏有這一套郵票。這一套郵票分別表現跳水、射擊、田徑、排球、小輪自行車和舉重六個運動項目。
2014-13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小型張 價格圖片
紅樓夢相關的郵票到現在為止已經發行了不少,第一組是在2014年發行的。郵票內容分別為賈母接外孫女、亂判葫蘆案、劉姥姥見鳳姐、金鎖合通靈,小型張內容為夢游太虛幻境。判詞和曲文暗示金陵諸釵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