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鶴又喻為賢能之意,古代招賢詔書稱為“鶴板”。第四套人民幣5元除了在圖案和紋飾上作了精心設計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規范化、標準化上也作了認真調整。
第四套人民幣5元四連體是1988年9月22日發行,古錢滿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頭像,左側是“仙鶴勁松”圖。仙鶴在古代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僅次于鳳凰的“一品鳥”,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編織的圖案就是“仙鶴”。鶴又喻為賢能之意,古代招賢詔書稱為“鶴板”。勁松挺拔,不畏嚴寒,是堅貞不屈之象征。松鶴組合,又寓意健康長壽。幣背圖案是“長江巫峽”壯觀。巫峽全長45公里,從重慶巫山縣之大寧河口,到湖北巴東縣官渡口。船行其間,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屏。時而大山擋前,時而峰回路轉,著名的巫峽12峰中最誘人為神女峰,亭亭玉立,令人神往。第四套人民幣5元除了在圖案和紋飾上作了精心設計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規范化、標準化上也作了認真調整。全套票券不僅繼續采用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增印了盲文符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心。第四套人民幣5元還吸收了國家對漢字整理和簡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規范化漢字,但字體仍沿用馬文蔚先生的“張黑女”碑體。一是改繁體字為簡體字。
自此中國人民銀行再未發行過任何有關人民幣題材的連體鈔,因此第四套人民幣四連體有可能是我國最后一套人民幣連體鈔,即絕版人民幣連體鈔,賣一套少一套。大量第四套人民幣四連體的銷售信息充斥在網絡之中,其中不乏各種低價信息、詐騙信息。
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錢幣收藏也是越來越喜歡,然而,這樣的喜歡不僅局限于收藏,還表現在投資上,大炮筒收藏是人民幣藏品的經典也是連體鈔中至關重要的品種,下面收藏網為大家介紹人民幣大炮筒。
現如今收藏市場絕對算得上是人民幣的天下了,人民幣從流通領域進入到收藏市場似乎是有著“喧賓奪主”的架勢,來勢洶洶。前些日子觀察人民幣最新市場行情,發現第四版人民幣整版鈔的價格可以說是驚喜連連了。在短時間內能夠達到很高的升值高度也實屬不易。
眾所周知隨著第四套人民幣2元紙幣退出貨幣流通市場,2元紙幣在今后也不再會有,它是已經成為了絕版幣。這款連體鈔的發行量為40萬,整版總面值為36元,現今其市價是其面值的20倍以上。
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發展,為了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在1999年10月1日建國五十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表了第五套人民幣,這一套人民幣一共有六種面額,分別是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其中1元面額的人民幣還分為紙幣和硬幣兩種。
2000年是千禧年,同時也是我國傳統龍年,因此在設計上也顯示出龍的特征——鈔面上的主圖景是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上的第三條龍——升龍,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