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道光通寶"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阿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dāng)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
"道光通寶"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年)。錢徑一般2.2-2.7厘米,重2.5-3.6克。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石而左直讀,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阿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dāng)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道光通寶只少數(shù)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在制作上,道光通寶粗疏,除戶、工二部寶泉、寶源二局所鑄形態(tài)稍整外,各省所出的質(zhì)地都很劣,加以私鑄劣錢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輕重懸殊。除新疆紅錢二種外,幾乎沒什么希罕之品。
道光通寶收藏價值是有的,但是價錢不高,保存完好的也就20-30元,一般的2-3元就買到了。
道光通寶鑒定
真的道光通寶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錢徑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石而左直讀,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際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dāng)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道光通寶只少數(shù)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
在制作上,道光通寶粗疏,除戶,工二部寶泉、寶源二局所鑄形態(tài)稍整外,各省所出的質(zhì)地都很劣,加以私鑄劣錢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輕重懸殊。
銅錢的鑒別包括錢幣字體,包漿,銹色,工藝,材質(zhì),幣型六個方面。字體就是錢文使用的書寫文體,道光通寶采用楷書書寫,錢文直讀。包漿就是錢幣表面形成的一層有色氧化膜(不是銹)通常都比錢幣材質(zhì)本身顏色暗。銹色就是針對有銅銹的錢幣,由于形成環(huán)境不同會有紅,黃,藍(lán),綠等色彩。錢銹是不會輕易掉落的,如果錢銹起粉容易掉落那就是人工做銹。所謂工藝就是指錢幣做工,文字筆觸靈活。
筆畫分明,剛?cè)嵯酀?jì),地章平實,穿口規(guī)整。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用料,道光通寶所用的是黃銅,道光年間國家經(jīng)濟(jì)實力走向衰弱,地方局生產(chǎn)錢幣用銅大都是用民間銅制物件融化后所制,銅質(zhì)參差不齊,銅里含有較多雜質(zhì),銅色偏暗黃色,加上前面提到的比錢幣材質(zhì)偏暗的包漿影響,有的呈現(xiàn)黃褐色和灰褐色。
折足通是道光早期所特有的,到中期之后就沒有出現(xiàn)過。 以下是目前為止寶泉局和寶源發(fā)現(xiàn)的道光通寶“折足通”的一些版別: 寶泉局 道光寶泉局折足共有東、西、南、北四個分廠鑄造,大致分為角頭通、方頭通、單點通和雙點通。
道光通寶42萬的錢幣這個價位大概率是在炒作,所以大家要注意,不要輕易相信一些虛高的報價。其中寶伊局、庫車局、阿克蘇局、寶新局為新疆錢局。
由此來看,道光通寶有著很大的代表性和歷史的紀(jì)念意義。道光通寶價格現(xiàn)在市場上雖然并不是特別有優(yōu)勢,但還是被很多收藏者看好。
銅錢道光通寶值多少錢?小的重量是2.5克,大的重量是3.6克,以楷書的形式寫出“道光通寶”四個大字,需要從右往左讀。 有人說,通過道光通寶價格表我們到底應(yīng)該如何判斷出其收藏價值呢?
但是,從目前的古錢幣市場行情來看,它的價格并是發(fā)展的特別好,比其它的幣種價值要偏低一些,就算是品質(zhì)特別好的道光通寶價格也在是幾十元左右,如果是特別普通的賣相也就是幾塊左右。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市場價格為一枚10元,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市場價格為300元。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市場價格為20元。
道光通寶銅錢價格 道光通寶的圖片和尺寸
在目前的市場上,道光通寶成為了收藏家和投資者的熱門目標(biāo)。近些年來,清朝古錢幣收藏迎來高峰,收藏價值也逐漸升高,其中比較突出的道光通寶市場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道光通寶是我國古代錢幣之一,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
古錢幣道光通寶能賣多少錢 道光通寶投資分析
小的重量是2.5克,大的重量是3.6克,以楷書的形式寫出“道光通寶”四個大字,需要從右往左讀。這種錢幣的特點與嘉慶年間發(fā)行的錢幣差不多,而道光通寶只有少數(shù)錢幣后面有星月紋飾。當(dāng)時私人鑄造錢幣的情況泛濫,導(dǎo)致道光通寶的大小和重量有很大區(qū)別。
道光銅幣值多少錢 道光銅幣圖片介紹
道光銅幣值多少錢?道光銅幣的直徑大小不一,有2.2厘米的也有2.4厘米的,直徑不同重量也不一樣??傮w來說道光銅幣的制作工藝水平地下,看起來粗糙不堪,再加上個人擅自鑄造錢幣,導(dǎo)致這個時期流通的錢幣質(zhì)量和大小有很大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