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明咸豐大錢是在迫不行已的情況下鑄行的。 “咸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并令全國各省迅速鑄造推行。咸豐大錢的錢文書法,各局自成體系,差異明顯。
在大平軍連捷,各地反清起義風起云涌下,清軍疲于奔命,清廷驚慌失措。這時,清朝的軍費開支大增,而稅額收入大減,再加上鴉片戰爭的影響,導致財政拮據,為了籌款繼續鎮壓太平軍,緩解財政危機,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鑄大錢。《大錢圖錄》說:“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軍務日滋,清餉不能繼,壽陽相國權戶部議,請鑄當十大錢,兼增鐵冶以供度支。旋推及當五十,當百錢。巡防王大臣續請鑄當五百,當千兩種。”說明咸豐大錢是在迫不行已的情況下鑄行的。
“咸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并令全國各省迅速鑄造推行。“咸豐重寶”鑄行情況十分混亂復雜,當值等次,大小輕重,鑄造材質,鑄造工藝,文字書體,錢文等,在各局甚至在同一局監內鑄造時,都差異很大,以至有當值大小和錢體大小輕重倒置的,此外還有鐵錢和鉛錢。為了能迅速推行大錢,咸豐鑄錢局數量上比前朝又有增加,并在原有寶源、寶泉和各省錢局外,又設立熱河寶德局,江蘇寶蘇局再設清江浦分局,新疆喀什局,還準許克勤郡王,設立捐銅局專鑄大錢,已停鑄的錢局紛紛恢復鑄行。咸豐大錢的當值有多種。
“咸豐重寶”當十錢的鑄行最普遍,各開鑄大錢的錢局都有鑄行,鑄造量頗豐。其次是當五十,當百大錢,當五百,當千僅寶泉局、寶源局、寶鞏局、寶陜局、寶河局和克勤郡王等鑄造過。除上述幾種當值外,還曾鑄行過當五、當二十、當四十到當四百等大錢。寶文當十,當五十大多用“重寶”,當百以上用“元寶”。但有的錢局或用“通寶”重寶,或兼用幾種寶文。咸豐大錢的錢文書法,各局自成體系,差異明顯。
咸豐重寶陜十雖然不是很常見的,但是它的現存量也是不少的。一枚咸豐重寶寶陜當十,尺寸規格:直徑37.4mm,厚3mm,重19.6g,估計800元,最終成交價格是300元。根據這個價格來看,咸豐重寶陜十的價格不是很高。
咸豐重寶的版式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版式的咸豐重寶是不管是在重量還是在尺寸上都是不一樣的。其中寶臺、寶德、寶廣、阿克蘇等局數量極少。后再增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并鑄有鐵大錢。
下面我們來了解咸豐重寶當十銅錢的價格。至于“咸豐重寶”當十中的雕母價值6萬元左右,母錢5千-2萬元左右,具體看品相論價。
據悉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收藏咸豐古錢幣已有九百多種。越是珍貴,咸豐重寶銅幣價格的價格越高。因為咸豐古錢幣的背部文字以及花紋不同,咸豐重寶銅幣價格也有區別。對于普通玩家來說,不如收藏一些價格低廉的咸豐重寶錢幣,用低成本進行投資。
咸豐錢的品類很繁雜,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根據錢幣的面值,高于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其中咸豐重寶當五十錢由于鑄造時間早,流通區域廣,是自古以來古泉愛好者最關心并致力于收藏和欣賞的計值錢幣。
真正的咸豐重寶都是利用黃銅打造而成,經過時間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層包漿。從咸豐重寶的造型來看,可以說是多種多樣,而且每一枚珍貴的錢幣價格都在千元以上。另外,咸豐重寶有小平、折十、折五以及折二等多種款式,不同版別的錢幣直徑和重量也有一定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