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博覽會門票),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5.“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片”,1套1枚,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3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32;
7.2002-2004年全國最佳集郵品頒獎紀念”, 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3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32。
7個加印品種總共是78萬枚。按國郵(2001)337號《關于開發普通郵資明信片業務的通知》中開發必須達到500萬以上的精神,是大大少于同期其它專用郵資圖加印品種(由于500萬指標實在太高,特別由地方申請品種后續幾年有所降低,但在2004年是絕對不會低于200萬),也少于一次性發行的同期JP紀念郵資片的印量。因此,目前1-5品種郵市價約在30元/枚,6、7品種由于是配合佳郵評選,發行面廣,價格與佳郵評選“紀念張”差不多。
其實,《生肖猴》專用郵資圖明信片最精彩是《生肖猴》白片。“白片”,首先說明這個用詞不嚴密,但在國家郵政對此品種尚未定義情況下,只能這樣稱呼,當然也有集郵者稱為“縮普”(意思縮小印量品種)。根據目前最“權威”的解釋,“白片”是各地指定承擔印刷專用郵資圖的工廠送國家郵政的“樣片”,一般數量在2萬枚左右。2002年5月1日,國家郵政局再次發(2002)53號文通知,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專用郵資圖明信片必須按加印廣告形式印制,不再印制沒有廣告內容的白片。從此,在各地郵政窗口再也見不到與本地區無相關信息的普資封片。但為了滿足集郵者的需要,由中國集郵總公司年底將這些送樣集中起來,裝冊溢價出售。但這樣做法,遭到一些原地、首日實寄集郵者的強烈抵制。后來,在一些辦品協會與中郵公司協商后,最后答應在預付高額的保證金前提下(每一訂戶押300元),按送樣到達日期,以團體組織(只供應大戶)形式在北京領取,然后再到“原地”寄發。因此,現在“白片”主要收藏在收集普資封片民間組織和群體中。但2006年下半年開始中郵公司也停止供應,從此再無“白片”蹤跡。更慘的是2002年下半年后,未經加印的普資封是再無見到。前二年,徐州市集郵協會編輯了一本《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封片目錄》,上面的插圖都是“白封”,有許多是實際不“存在”的,加印部分被編輯PS,集郵者也無法收集到此類品種。當然這里有編輯者的“苦處”和“無奈”。
《生肖猴》白片,現在俗稱“猴白片”,中郵公司于2004年6月14日在北京開始供應預定戶。據有關信息了解,猴白片”總印量2萬枚,送交郵政資料存檔5000枚,可供流通的最大量為12000-13000片左右,實寄不足2千,(當時主要原因原始價高,二找不到合適寄發地,大部分都隨手在北京寄發。)
《生肖猴》白片一問世,就顯示“猴王”威風。也許中郵公司感到在印刷中損失太大,以每枚20元的溢價供應預定戶(中郵公司直接出售的品種中溢價最高),當天炒到30元以上,盡管價格一路盤升,在2005年前還沒有突破100元。但到2006年開始,集郵者開始驚呼!從400元直沖到2007年的1200元,從此開始走向穩定。這里,請讀者注意,短短三年不到,已高于國家郵政公布出定價近1500倍,而80年《庚申年》到達此價位是經過了20年漫長歲月,“猴白片”也自然榮獲當今“猴二世”的大冠。“一人得道、雞犬飛升!”,“猴白片”也帶動了其它加印“猴片“價格的盤升。
為什么“猴白片”到達1200元后,幾年來一直在徘徊(民間拍賣會上實際已突破1200元才能成交),主要是量實在太少,有價無貨,沒有“莊家”,只有“藏家”,現在很少有出售轉讓的信息。據網上信息,重慶那么大城市,擁有量僅20多枚。但許多集郵者至今還不知道“白片”是怎么回事,甚至說我有不少,在網上貼圖鬧笑話。因此,下面簡單介紹“猴白片”的特征:
正面特征郵政編碼前無地區代號,背面全部空白。
最近,報道今年蘇州生肖郵展中出現近300枚《庚申年》郵票。其實,現在“猴白片”特別的生世和稀少的數量、獨到的設計和制作上的魅力、以及居高臨下的價位,不亞于它的“父輩”“庚申猴”,恐怕它在今后生肖郵展出現50枚,也是有難度的。
有感韓國前總統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盧泰愚的最大心愿是與中國建交并訪華。本書以郵票為媒介,向讀者介紹89年來韓國歷任總統及其業績與過失。
”4月9日,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博物館舉行的《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式上,來自北京的退休干部陳學健手捧剛剛拿到手的郵票激動地說。
持韁舉牘,飛馬急遞,再現了當時邊境地區驛傳的情景。有時馬匹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會派出善於快跑的人想辦法將羽書送達,這些人被稱為“健步”,或“急腳子”或“快行子”!
《劉海粟作品選》郵票在延續以往中國美術名家作品選系列郵票風格的基礎上,有著十足的個性和自己的特色。該套票書、畫、章三位一體,和諧統一,呈現出我國傳統的書畫之美。
今年74歲的王錫玉,退休前是吉林石化有機合成廠的高級工程師。雖然已年過古稀,依然忙忙碌碌,他說,集郵是我生活的動力。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郵是一項修心養性的娛樂活動,它可增長學識,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關部門抽樣檢測結果表明,一張郵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納有上百萬細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