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19日發行的“中國恐龍”郵票1套6枚和小型張1枚,郵票設計師趙闖,中外雕刻師攜手雕刻,國際著名雕刻師馬丁·莫克雕刻小型張,郵票印刷局的6位年輕雕刻師聯合雕刻郵票。
5月19日發行的“中國恐龍”郵票1套6枚和小型張1枚,郵票設計師趙闖,中外雕刻師攜手雕刻,國際著名雕刻師馬丁·莫克雕刻小型張,郵票印刷局的6位年輕雕刻師聯合雕刻郵票。該套郵票首次采用了柔印光變油墨印刷工藝,特殊膠印油墨立體地表現了恐龍化石骨骼和生物形態的復原圖,有效地增加了這套郵票的趣味性和科普性。結合不同的恐龍主題,分別在小型張及全套版張上打出兩種不同恐龍形狀的異形齒孔,這是我國郵票首次使用動物造型的異形齒孔,廠銘采用無墨雕刻方式印制,利用新噴碼機,在噴印數字順序碼的同時噴印不同的恐龍圖案。
“中國恐龍”郵票設計是近年來難得的佳品,受到了集郵愛好者和一些投資者的青睞,郵票發行前還曾在市場出現了近期較為難得的期貨價,由于不少愛好者對期貨交易仍是“兩眼一抹黑”,所以網絡上的期貨成交很少。郵票發行后,低迷的市場使“中國恐龍”郵票黯然失色,套票小版張上市就淪為打折票,套票小版張和小型張僅以13.5元成交,低于15.3元的面值,令郵人大感意外。隨著各地郵市陸續到貨,市價低開低走成為現實,“中國恐龍”套票小版張近日市價僅7.5元,小型張為4.3元。
動物題材郵品板塊近期市價也不升反降,部分品種今年下跌幅度不小,如“海底世界”全張票跌至14元,“野生動物(1)“全張票跌至21元,”野生動物(2)“全張票跌至20元。其他品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中國到“小本票”為20元,“藏羚”小版張為60元,“華南虎”小版張為52元,“孔雀”小型張為6元,“犬”不干膠小版張為15元,“鴛鴦”小版張為16元,“相思鳥“小版張為15元。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4月9日發行志號為2017—8《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內容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該套郵票由夏競秋設計,票圖攝影者為龐雷、孫力,敖漢旗博物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資料,責任編輯陳靜芝,河南省郵電印刷廠膠版印制。
《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運動》紀念郵票版票
縱觀郵票發行市場,有各種各樣題材的郵票,令整個市場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2015年的三月份,中國郵政局發行了揮扇仕女圖小型張一枚,在方寸之間將唐代宮廷婦女的生活細節描述的淋漓盡致,也將原畫的豐富內容展現出來。
4月9日上午,來自廣東省各地的近百名生肖集郵愛好者齊聚深圳,參加生肖集郵研究會廣東分會、廣東省生肖集郵研究會成立大會。陳紹華為本次活動設計紀念封和紀念戳各一枚。
但凡90年代集郵的人對桂花無齒小全張一定不會陌生,并且在許多年以前許多人都有過想擁有一枚的沖動,但由于價格昂貴,最終只能放棄。每次趙涌出現桂花無齒張都會吸引不少競拍者,可見桂花無齒張的魅力猶存,未來其升值空間巨大。
南宋詩人吳惟信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